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飘在水上的发动机  (第2/2页)
工证书!    港务局那样的大单位八级工不少,陵海没什么大单位,八级工凤毛麟角。    在徐三野看来,小咸鱼的姐夫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很尊重很热情,特意让刚上班的炊事员老钱中午多炒几个菜。    让韩渝倍感意外的是,姐夫不但把jiejie和孩子带来了,还请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电工。    边三轮坐不下,徐三野干脆请白龙港派出所的张所安排吉普车送。    有功一起立,有好处一起分,两家现在好得像是穿一条裤子。    张所很帮忙,赶紧让司机把车开过来,把张江昆等人送到沿江派出所。    民警亲属第一次来所里,当然要先参观工作和生活环境。    徐三野跟讲解员似的,刚介绍完所里的情况,就又回头道:“咸鱼,你不是拍过穿制服的照片么,老李说你们去东海时也拍过,拿出来给你jiejie姐夫看看啊。”    “照片有什么好看的,要不先去看看船吧。”    “怎么像个大姑娘,扭扭捏捏的。”    韩宁真想看弟弟穿制服的照片,笑道:“三儿,让我们看看呗。”    韩渝没办法,只能打开抽屉,取出在白龙港照相馆拍的单人照,以及跟老章、老刘在船上和在外滩的合影。    韩宁接过一看,噗嗤笑道:“拍得挺好的,还不好意思让我们看。”    “很威武,很不错。”    张江昆凑过来看了看,回头笑道:“许哥,看看我家三儿这小照拍得怎么样。”    “好看,穿上制服就是精神!”电工师傅点点头。    韩宁抱着孩子问:“洗了几张?”    韩渝挠挠脖子:“单人的洗了四张,跟李指刘叔的合影只有一张。”    “单人的有没有底片?”    “有。”    “那把四张单人的给我。”    “你要那么多照片做什么?”    “家里留一张,给外婆带一张,回头给咱爸咱妈一张,再给韩申一张。”    生怕弟弟不同意,韩申又理直气壮地说:“你又不是没底片,把底片送去让人家再洗几张不就行了。”    都是穿女式制服拍的,遇上懂行的会被人家笑话。    韩渝很尴尬很郁闷,可又不好解释,只能硬着头皮把照片装进信封递给jiejie。    张江昆他们今天既是来认门的,更是来帮着修船的,聊了一会儿,换上工作服来到船厂。    先吊缸,确认曲轴等重要部件有没有坏。    再检查启动马达,电瓶,锚链机……    电工师傅跟医生诊断似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然后掏出纸笔开单子,列出了几大页要采购的电气仪表、开关和电线电缆。    韩宁抱着孩子上船看了一眼就热得吃不消,回到凉棚里休息。    徐三野之前说过有时间就来做小工,今天真换上工作服打下手,毕竟吊缸既是技术活儿也是力气活儿。    干了一上午,身上全湿透了。    回所里吃中饭的路上,韩宁想起在船上的那些日子,感叹道:“夏天热死,冬天冷死,我这辈子都不想再上船。”    韩渝擦了把汗,感慨地说:“都已经深秋了,机舱里还那么热。”    徐三野不知道船上冬天有多冷,但领教过夏天有多热,回头问:“许师傅,船上能不能装空调。”    “能啊,不过装在机舱里没意义。”    “驾驶舱和驾驶舱下面的指挥舱呢?”    “那两个舱室可以装,徐所长,你真要是想装,我到时候帮你装个切换电源的开关箱。航行时用船上发的电,靠泊时用岸上的电,这样比较节约。”    “用船上发的电不划算?”    “当然不划算,主机一发动,烧的不是油而是钱。”    徐三野从来没考虑过油这回事,下意识问:“张师傅,这船开一个小时的油耗大概多少。”    张江昆想了想,笑道:“一般的船是船上装发动机,拖轮是发动机上套了个船壳,可以说是一个飘在水上的发动机。两台主机又是老机器,如果开足马力,一个小时估计要烧三四十升柴油。”    “柴油现在多少钱一升?”    “这段时间油价涨得厉害,已经涨到一块三了。”    一个小时就要烧五十块钱的油……    徐三野以为听错了,下意识转过身。    韩渝见他看了过来,连忙道:“差不多,而且不是说开就能把船开走的,开船之前要先热船。”    徐三野追问道:“要热多长时间。”    “怎么也得半个小时。”    “油耗这么高,这是油老虎啊!”    “徐所,这是拖轮,以前是用来拖船队的。没这么大功率,怎么拖得动那么多装满货物的驳船。”    沿江派出所管辖的长江水域四十多公里,要是开拖轮去江上巡逻一个来回,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烧油的。    徐三野突然有些后悔修这条船,哭笑不得地说:“这也太耗油了,我们修得起用不起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