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1节  (第2/2页)
脆少一点,拢共三百六十五,象征年年岁岁,团圆美满?    三百七十五,不上不下,太膈应人了。    但是转念一想,好歹三百七十五阶呢,已经很长了。四舍五入就是五百,再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    一个亿就是一辈子了。    真的见到纪峣的那刻,他还没从那种放空的心态中抽离出来——他对外界感知敏锐,自身的情绪却总是慢半拍,显得麻木又迟钝。    哪怕带着纪峣,他还在分心数着石阶,内心无波无澜。    直到走过了一百二十阶,蒋秋桐心想,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感情仿佛才姗姗来迟,他忽然就哭了。    三分之一的人生走完了。    他想。    “纪峣,你知道么,自从认识你后,在勾勒出你的童年后,我一直有个遗憾。”    纪峣扭头看他,他却不肯看纪峣,只看着前方。    “我想看着你长大。”    “……”    “在从前,我常觉得自己年龄太大,因而自惭形秽,配不上你。”    他比纪峣大了有十岁,十岁是什么概念?就是他出国上高中的时候,纪峣才刚刚背起书包,被父母领着上小学。    不想跟纪峣牵手也是,忌讳被叫“老男人”也是,因为自觉年龄大了,总会想七想八。    他一时想,思远和峣峣手牵手是情侣,我和峣峣手牵手,大概是父子;一时又想,这小鬼总是“老蒋”长,“老男人”短的,他是不是很介意我老?    但纪峣面对他时一向嘴毒,蒋秋桐不肯白被对方看了笑话,所以一直憋着不肯说。    可后来,也看开了。    尤其是看到纪峣那么迷茫的样子,他也就觉得,年长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师长也好,兄弟也好,甚至父子都行。怎样都好……如果可以,他想伴着纪峣长大。    哪怕不做伴侣,没有身体关系——都行。    好不甘心。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声都在治愈童年。”    蒋秋桐研究过无数病例,说实话,纪峣的童年,远不到要用“不幸”来描述的程度。    比他凄惨,比他可怜的人,在这世上占大多数。    可那些人,和他蒋秋桐又没关系。    他冷心冷情一辈子,哪怕温柔小意的前妻都没让他软和点。除家人外,所珍视的、最看重的,就是这么个一直被困在童年里,只知道傻乎乎看着邻家小哥哥的混球而已。    “我时常在想,我比你大那么多,我是有可能,也有能力改变你的从前的——为什么我没有从小就遇到你。”    “……”    纪峣听得忘了呼吸,只愣愣地眨了眨眼。    “……你跟小远认识六年,跟温霖相识十一年,跟张鹤在一起了一辈子!你和他们有无数曾经——而我呢?我……只有我……什么都没有。”    说到后面,蒋秋桐的声音忍不住提高了一点。这是从未吐露过的心声,是日日夜夜盘桓在心头的抱怨,太卑微了,太自艾自怜了,他厌恶这样的自己——意识到情绪快要失控,蒋秋桐按捺住了心中澎湃的情绪,逼着自己回归冷淡的样子。    他好遗憾。    ——太遗憾了。    纪峣忽然停住了。    他有点不敢置信地,声音轻飘飘地重复:“你还想遇到我——我是说,那个小时候的我?”    蒋秋桐皱眉:“当然。你把对父亲、兄长、朋友、爱人的感情,全部都投射到张鹤身上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有点太畸形了。这怎么看,都和你的童年有关。”    纪峣没听他那一大段话,只兀自重复:“你已经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烂人,也知道我有多反复无常,甚至都放弃和我在一起了,还想要、想要……我是说,我——”    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蒋秋桐按住他的后颈,忽然将他很深、很紧地拥在怀里。    “不要再说了,纪峣。不要再说了。”    “……”    像是被他的温度烫到,纪峣颤了一下。    “不是你想的那样。放手不是因为累了、烦懑、亦或对你失望,只是因为……这样对你好。”    谁都不能保证海岛这事不会发生第二次,连于思远本人都不确定。    温霖更别提了,那小子自己都说过,他对纪峣的爱和恨一样多。    趁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