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智慧的灯(22) (第1/2页)
佛告慈氏:[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即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 若心浮沉,或恐浮沉时,诸可欣法作意,即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观道,或於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W染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22 老伯说:[如果即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 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若有寻求止观者? 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有伺察止观者?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若缘总法止观者?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慈氏又问:什麽是止相?什麽是举相?什麽是舍相? 佛说:若心掉举?或想掉举?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 停止掉举! 若沉没,或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 於止观皆无功用作意,是名舍相。] 易儿问:[这很重要吗?] 老伯说:[我以为不必如此分别?静观其圆成就可!] 易儿说:[我也是这麽想!] 老伯说:[因为一入定跑出来的东西,不要执着?让她自己净化,沉淀,即可?不必用知X去检视?] 易儿说:[我也是这样认为,因为您一向是这样教导我的!在定中见,不执Ai!因为定中见有的是未成品!不必每每执取分析研究?] 在修五Y三昧时,会跑出什麽?不可预知?看看就好不去追思,检查?儿等她过去,完成一念之三昧定。而不卡相,不入魔是其要领。 两人相视而谈,是有了默契! 因为sEY有sEY的寻思,观察,但不作坚固之妄想?名视就可以,一心不为所动! 受Y有受Y的幻觉,不管看到妈祖,老伯魔,都不介意?任其生命力过去,虚无光明,不作虚明妄想。看看就好! 想Y有想Y的特点,就是与宇宙之想融通!一冲上九霄!不作融通妄想。 行Y有行Y的异熟之妙,没有航路,却在进行中?不作幽隐妄想? 识Y有识Y的微细怪想。下了结论,就一锤定江山,不能更动!根本就是JiNg细怪想之妄想。 这样走完五Y三昧,其中有不堪理X去分析的半成品。 不用知X理X,而任其圆成,才是大修行的忍功。要有深沉的默契! 吃过早餐。 阿玉说:[要不要去看溪水?] [好哇!]易儿说。 他们开着车去冬瓜山看溪水。 看到很多小小的粉蝶,从树丛间升起。 浪漫的飞升出来! 好像变魔术一样? 漫天是粉蝶儿?蔚为奇观。 三五只,低飞在浪花之上,铤而走险!不怕被浪花吞没?就在那里飞来飞去,一个Y凉的溪谷。 看起来不断有新的粉蝶?加入其中。 春水满盈。 碧绿肥美,银sE的鱼肚鱼跳而起。 [菩萨有十地,先发菩提心,离开声闻的格局!进入大乘的法界! 那是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的,不去不来,不断不常的世界。 大乘的格局,大格局! 所以真心是一致的! 在如如不动的三昧中?每有新意! 所以定的内容是不同的,也不必名相化? 任其飘忽即可! 不一不异的展现! 常入定中,常有新意!不断昇华! 但最主要的是:自觅真心,开悟实相。 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是沉醉在定中?] 易儿说:[应该如此!] 阿玉说:[那定也会自己升级了?] [对!]老伯说:[我们也在升级中?] 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升级了,法喜充满。非常喜悦! 他们观了两个小时的溪水才回易儿的家。买火锅料,回去煮火锅。 夏夕子还在七星山睡觉。 打手机回来。 易儿叫她:滚回来! 老伯静下来打。 谁在经营台湾33 400年前,谁在经营台湾?是高山上的原住民!还有在海边落脚的平埔族。 平埔族是一个航海的民族。他们从南岛语系的小岛来,乘着独木舟。 就在海边住下来。 耕作,与汉人交易。 不会住很久,三五年,就乘独木舟走掉。 这样就算是元朝,也只驻海军在澎湖?不入台湾?台湾的平地都是丛林沼泽,有毒气存在。 1646年荷兰人从厦门被赶下海,到台湾。 进驻安平古堡,还有台南。那时叫大员!把平埔族赶走。杀光了小琉球的原住民。经营了38年。道出徵税,台湾人才有徵税的T认,叫绑税!荷兰人叫汉人去徵税,徵100元,汉人只要给50元。就有绑税的权利。 然後如果徵不到?就把绑税卖给别人。卖60元等。 贸易就活络起来! 到处看到钱再流来流去! 叫台湾钱流脚目。 其实荷兰人样样要课税!又不自己去课? 荷兰人很JiNg算,是欧洲的马车夫,到处开发,到处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