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篇:海上会晤 (第1/1页)
1627年夏,澎湖外海。 一支挂着橙白三sE旗的舰队正缓缓驶近,桅杆林立,甲板上排列着数十门青铜大Pa0。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派出的探试舰队,由资深指挥官范德克率领。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确认「台湾国」的真实存在与实力。 初次对望 当荷兰舰队尚未抵岸,就被台湾海军雷达与无人机锁定。 不久,两艘台湾巡防舰高速接近,涂装鲜明,舰首巨Pa0闪耀金属光泽。 荷兰水手们看得目瞪口呆: 「天啊,那不是我们能造出的东西……那是来自未来的战舰!」 范德克虽惊,但仍维持镇定,下令升起「白旗」,示意求见。 谈判桌上的试探 会晤在基隆港举行。 台湾方面由外交部次长与军方顾问出席;荷兰则由范德克与几位商务代表参加。 荷兰人开门见山: 「我们不寻冲突,只求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愿以白银、香料、与航运合作,换取贵国技术。」 台湾代表淡然回应: 「台湾自给自足,不缺白银与香料。我们需要的,是时间与安全。」 范德克听出弦外之音,遂提出另一个筹码: 「若贵国与大明不睦,我等可为盟友,共抗天朝。」 台湾代表没有立即答应,只拿出一张地图,上面标示了阿拉斯加与北太平洋航线。 「若真yu合作,或许新航道,才是你们需要的。」 暗中的较量 会晤虽然平和,但双方都在暗暗较量: 台湾故意展示少量现代武器,却隐藏核心科技。 荷兰人则在港口偷绘图纸,记录军舰外形与武器部署。 双方都清楚:合作只是暂时,利益才是永恒。 结果 这次接触,没有签署正式协议,但达成默契: 荷兰允诺暂不对台湾采取敌意行动。 台湾同意有限度开放部分贸易,以「新式农具、药物」作为交换。 范德克回国时,在航海日志里写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若能结交,将改写东方的命运;若成敌人,恐怕整个欧洲都无法承受。」 结语 海上的会晤,表面是笑谈风生,实则刀光剑影。 台湾在东亚的立场,已不仅是抵抗大明,而是开始与世界列强进行第一场外交试炼。 下一步,将如何选择? 结盟、孤立,或是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