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於十七世纪的现代孤岛_第十八篇:战略歧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篇:战略歧路 (第1/1页)

    台北总统府,国安会议厅。

    墙上的萤幕投影出一张地图:整个东亚,从日本列岛到吕宋群岛,从澳门到满洲,红点标记着各方势力。

    会议桌前,气氛凝重而火热。

    军方强y派

    国防部长首先开口,语气坚决:

    「黑cHa0之战证明我们的优势。大明气数已尽,若此时不推进,将来恐再无良机。应出兵沿海,占领舟山、宁波,直b江南!」

    将领们纷纷附和:

    「要打铁趁热,把後金与大明一并纳入新秩序!」

    「我们拥有现代化武备,不怕任何抵抗!」

    他们的主张简单直接:全面扩张,建立属於台湾的「新帝国」。

    外交谨慎派

    外交部长却摇头反驳:

    「若真如此,我们将同时树立大明、後金、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欧洲列强为敌。凭一岛之力,虽科技超前,却难以长久。」

    他们主张:

    维持现状,不再主动扩张;

    利用外交与贸易,挑拨列强矛盾,让彼此牵制;

    积极寻找能源与粮食保障,确保可持续生存。

    「台湾的优势在於时间。只要熬过数十年,我们会b全世界更强。」

    科技与经济派

    科技部长与经建会主席也发言:

    「能源是命脉,阿拉斯加计画虽已起步,但仍不足。若贸然扩张,补给线恐崩溃。」

    「经济尚未完全转型,若国力全数投注军事,人民恐承受不了。」

    他们提醒,内部发展才是长久之策。

    总统的裁决

    争论持续数小时,最後总统开口:

    「我们不会称帝,不会征服,但也绝不退缩。」

    他的战略被总结为八字:

    「不战而威,养JiNg蓄锐。」

    对大明:暂不进攻,但利用外交与经济渗透。

    对西班牙与葡萄牙:持续施压,确保不敢冒犯。

    对荷兰与英国:有限度合作,交换资源与技术。

    对内:加速能源与粮食自给,建立真正可运行的现代社会。

    结语

    这场争论,没有真正的胜者。

    强y派咬牙忍下,谨慎派暂时占了上风。

    台湾选择了一条艰难却可能最长远的道路:

    不急於征服,而是让全世界逐渐适应「台湾存在的现实」。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任何人的意志而停下——新的挑战,仍在前方等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