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22 (第3/8页)
的人影,长串的灯笼垂下来,将整条街照亮,冲淡了黑夜的肃穆与寂静。 乡间的晚风很舒适,风里似乎还夹杂着青草和庄稼的气味,偶尔能听到虫叫声,走在田埂上,好像时间都慢下来了。 他再次见到郭嘉,是在学宫走廊上,两人面对面遇上,郭嘉刚看到他便微笑起来打招呼,像是因为再次看到贾诩很高兴,他正要上前,不知为何又停住了脚步。贾诩看着郭嘉倒没什么反应,只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礼貌地点头示意,然后转身向另一边走去了。 回到学宫后的贾诩,不再过问外面的事情,这段时间的雨连绵不断,今日忽然下起雷阵雨。 他走在去另一个教室的路上,看到好些学生围在一起,不知道在聊什么,但好像聊的很起劲,外面一阵阵的雷声都盖不过走廊上的议论声。 他边走边无意地听着周围的声音,耳中忽然听到了“街口”“闹市”“斩首”的字眼。 贾诩心里,忽然有种诡异的预感,他停下脚步,向那些学生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有个学生神情激动地说,学宫出去往郊外方向的那条街后面的闹市出口处,有一个人被砍头啦。 其他学生纷纷开始补充起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听说是郊外那边县里的事情,有个种田的年轻人不知犯了什么事,先前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人就被处死了。 不管怎么说,斩首都是极刑,长安这边已经很少有这种案件了,所以他们这么激动。 贾诩眼睛微微睁大,像是出神了一般,他后面便不想听了,把自己怀里的书册随便地推给其中一个学生,不知道是在对谁说话,喃喃地说道,“请帮我把这册书送到书库,多谢……” 说完,他略有些失态地推开人群,向外跑去,他跑到一半,才想自己到底要去哪,等等,郭嘉! 教室里没有,宿舍也没有,他急忙跑去找荀彧,荀彧早上在参加会议,他第一次看到贾诩如此焦急的神色,扶着他试图让人冷静。 贾诩问荀彧,郭嘉在哪,荀彧心道不妙,郭嘉难道又跑出去了?贾诩立刻问荀彧要了令牌,荀彧刚解下,贾诩就拿了过来,嘴里下意识地道谢,人已经跑走了。 外面的这阵雨已经过去了,天空中虽然还传来阵阵雷声,但雨并未落下来,空气潮湿,有些许闷热。 贾诩一手拿着伞,一手带着令牌,按照记忆跑到那条街上,今日下雨,故白天无人摆摊。 他本来是跑着的,越接近处刑的街口,越是放慢脚步,迎面已经有三三两两地人看完行刑回来了,他迎着人群走去,逐渐看清那处刑场的样子。 那里意外的很简陋,不过是立一个带木桩的小台子,尸体已经被拖走了,还剩了些血迹在台子上,台下的血迹被刚才的雨水冲刷了一遍,蔓延开来,但是地面因为潮湿,颜色很深,血迹便看得不明显,非要说的话,这场景似乎意外的很普通,让人根本无法想象,刚才是一幅怎样血腥的场景。 人群彻底散去,他看到站在另一边的郭嘉,对方也在看着那台子出神,贾诩平静地盯着郭嘉,慢慢朝他走去。 郭嘉抬头看了贾诩一眼,没有说话,沉默着从贾诩身边经过,慢慢往回走,贾诩便走在郭嘉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他盯着郭嘉的背影什么也没想。 雨后太阳似乎出来了,但太阳被厚厚的云层盖住,只透了些光出来,地面的雨水在被慢慢蒸发,贾诩觉得这湿热的空气,像是凝结在了一起,叫人略有些喘不上气。 郭嘉异常乖顺地直接走回了学宫,贾诩跟在他后面,向守卫出示令牌,表示他们只是出去办事。 郭嘉似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回自己的房间,贾诩本来还跟着,想起令牌还没还,便转身去找学长,他有犹豫过,要不要把事情全部告诉学长,学长目前只知道,郭嘉逃学去歌楼,在外面认识了一个人。 1 贾诩看着学长,不知为何忍住了,没有说出事情的全貌。他走回自己住处的路上,忽然也感到一阵极度的疲惫。 晚上,一个红色的轿辇一晃一晃地被抬着走在田埂上,旁边只有一妇人提着灯笼给人照明,一行人沉默地移动着,轿夫喘着粗气,那妇人还在催促,远处的一处宅邸门口挂着两个灯笼,再无其他装饰,那灯笼的布还有些旧,大概是用了很多次,故透出来的烛光深一块浅一块。 16.感谢 贾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醒的,睁开眼的时候,外面似乎已是黄昏时分,他猛地起身,就要下床,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说道,“今日无课。” 那人背对着他,坐在自己窗户边的书桌那,似乎在很认真地看着他桌上的书籍,对方接着说道,“文和的功课,我都给你带来了。” 贾诩对时间的感知还是有些模糊,他一手撑在床边,一手扶着自己的额头,轻轻按压,声音略有些沙哑地问道,“我睡了多久?” “从昨日下午开始算起,大约一天。” “那我岂不是……” “学长给我们都请了假,喏,这是给你的笔记。” “……谢谢。” 1 那人转过身来,逆着光,贾诩还是看不清那人的脸,只感觉到,那人似乎笑吟吟地看着他,接着,那人起身向自己走过来,在自己的床边坐下,侧过身来,将双手覆盖在自己的手背上,也撑在床上,倾身靠近自己。 贾诩这才看清那双琥珀色的眼睛,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轻轻地打在自己的脸上,他下意识向后靠去要躲开,那人却似乎不放过他,贾诩向后靠不小心撞到自己的床板,那人轻笑了一声,伸手护住他的后脑勺,对方的手没有立刻拿开,像是以为他察觉不到一般轻轻摸了下他的脸,才“依依不舍”地拿开,他撑在自己身体上方,温和地开口问道,“文和为何来找我?” 贾诩下意识回答,“受学长所托,我……” “学长让我亲自来向你道谢,他说……是你主动来找我的,还说,我不该让自己的朋友如此担心……嗯?文和还想说什么?”郭嘉说到后面声音越发轻柔,尾音更是像带了小钩子般。 贾诩觉得自己的头有些痛,他抬手轻轻按压着,沉默半响,避重就轻地说道,“你到底来找我做什么?” 郭嘉没再坚持问下去,收回手坐在床边,低着头像是在回忆,过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那人……原本在那边田庄的乡绅家做工,分了几块田替人种地,县衙刚上任便加了税。他们的收成交给官府五成,主家又要收两成,去岁灾害频发,今年月初实在交不上,有人领头带着村民们去跪在县衙门口,请求延缓一段时间,那次请愿不少人参与,领头的并不只是他,还有其他几个人。” 县令初来乍到,被这阵势搞得猝不及防,闭门了几天发现没用,便松口宽限了一段时日,那乡绅向来与每一任县令交好,也积极地表示愿意宽限。村民们本来不抱希望,见两边都愿意松口,只觉得感恩。 “我与那人相识只是偶然,他们在楼下说话,我在上面听见,顺口提醒了几句,没想到那人对这些白纸黑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