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雨  (第1/1页)
    再睁眼时,连枝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极为陌生的床上。头顶床帐是藕荷sE的,房间里有一GU月麟香的味道,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发现这屋子里陈设JiNg致考究,与她在宁兴堂与北雁轩的房间都极为不同。    这是哪儿?    连枝呆了片刻,感觉全身虚浮,脑袋晕晕,脑中一片空白。    记忆逐渐回笼,她记得自己好像应该在宁兴堂跟着念经祝祷来着……    她一阵心慌,试探地叫一声:“冬青!”    不一会儿,门便被人从外头推开了。冬青快步进来,面有喜sE,“太太你终于醒了?”    连枝忙问她:“咱们这是在哪儿?这里……瞧着不像北雁轩……”    冬青神情有些微妙,说:“这里是德秩堂。”    德秩堂?    连枝错愕,万万想不到竟是这个答案。    “我怎么会……怎么会到德秩堂来?”她隐隐约约记起来自己应该是在宁兴堂晕倒了,怎么会到德秩堂来呢?这里不是燕藏月的住处吗?    “是老夫人的意思?还是二太太让人送我到这儿来的?”    德秩堂离宁兴堂很近,倒是也有将晕倒的她就近处置的可能。可是……总觉得不太可能会这样。    冬青道:“太太你先别急。其实昨天你在宁兴堂晕倒,二太太是让人把你送回了北雁轩的……”    昨天?    她晕倒竟已是昨天的事了么?自己竟然睡了这么久?    “可是等回了北雁轩,你就开始烧起来。奴婢想去求二太太请个郎中来,可这时候二少爷来了,说时辰太晚了,二房都已睡下,奴婢肯定见不着二太太,就让底下人把太太你先悄悄送来了德秩堂。”    连枝恍然,怪不得自己现在浑身发虚,还轻飘飘的,原来是发了高烧。    “……二少爷以自己感染风寒为由,让承昌去把郎中请到德秩堂来,你才得到医治。直到今儿早上才退烧呢!”冬青接着说。    连枝默默点头。    “太太,药已经煎好了,二少爷还让人熬了白粥送过来。你先吃点儿热粥,然后把药喝了,如何?”    “嗯。”    连枝手上没力气,右手更是抬不起来,全靠冬青一勺一勺喂她吃。    “老夫人听说太太你给大老爷祈福祝祷以致晕厥,特许你这两天不用去福安堂服侍呢!”    连枝扬起眉,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冬青抿嘴忍着笑说:“还得多亏了二少爷在老夫人面前添油加醋地替你请功。”    冬青与她朝夕相处,当然知道连枝不可能为了给大老爷祈福祈到晕倒,而二太太和三太太也不可能管连枝的Si活。    “太太,郎中说你是过于劳累,心气虚,神疲T乏,昨日又水米未进才会晕倒发烧。还说,太太你还需放宽心境,多多休养才是。”    连枝淡淡地说:“知道了。”    等吃完粥,喝完药,连枝问道:“二少爷现在何处?我得去向他当面道谢才是。”    而且现在她已经退烧,也该告辞回北雁轩了。这到底是她继子的住处,她该自觉避嫌才是。    她身上是一件冬青在她昏迷时给换的半旧暮山紫衫裙。因为生病,头发没有梳成妇人发髻,只编了一根长辫子,倒没了往日违和的老气横秋,显出几分本属于她的清透皎洁来。    冬青扶着她缓步出来,询问了德秩堂的下人,得知燕藏月在书房。可等到了书房门外,又听承昌说三老爷刚把主子叫走了。    “不过不是什么要紧事,主子很快便会回转。太太先在书房稍候吧。”    连枝说好。    她在书房中一把会客用的太师椅上坐下,悄然举目环顾,打量这位本朝最年轻解元的书房——    相b她全部“家当”拢共只有两三本讲述才子佳人故事的话本与一本只能读至一知半解的《诗经》,燕藏月的书柜占满了整整两面墙。    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还有许多书,然均码放整齐,另外还有笔架、笔洗、砚台、镇纸……    房中还挂了些字画。连枝背后便有一幅泼墨山水,画工纯熟,意境悠远。右上方还题了几句诗。    连枝不由走近了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Sh人衣。”她不自觉地一字一句念出来。    “喜欢么?你若喜欢,这幅便送给你如何?”身后传来男子清冽的嗓音。    她倏然一惊,回头看去,正是刚刚回来的燕藏月。而承昌与冬青不知何时已退下去了。    “啊,我不是……”    她转身转得急了,一阵头晕目眩忽而袭来,身子软软向后倒,却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    她迷茫地睁开眼,对上一双盈满担心与怜惜的眼睛。    他眉头紧蹙,声线却极温柔:“当心!做什么转得这样急?要是摔到了可怎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