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1/1页)
第四章:再遇的城市,遗忘的光影 时光像风,轻轻地掠过。 三年後,林暮踏上巴黎的土地。 她背着相机、拖着行李,站在塞纳河畔,望着远处闪烁的灯光。那一刻,她忽然想起三年前收到的那张明信片—— >「有一天,你也该让梦想带你走一趟。」 如今,她真的来了。 --- 这三年,她完成了大学学业,靠着摄影获得一项奖学金,被选中来巴黎参与设计与视觉艺术的交流课程。 她变得更沉静、更坚定,也学会将思念收进心底。 那枚小贝壳,她依然带在身上。只是如今,它更像是一段记忆的象徵——一段她不敢再提的柔软。 --- 初到巴黎的第一个星期,课程紧凑又新鲜。 她努力地适应生活,忙碌的节奏让她几乎无暇思考过去。 直到那一天。 --- 那是个雨後的午後。 她受邀前往一场联合展览,地点在塞纳河边的一家艺廊。主题是「光与记忆」,展示多位摄影与设计师的作品。 展厅里人cHa0不多,空气里弥漫着咖啡与木质香。 她一边欣赏作品,一边拿着笔记本记录灵感。 走到展厅深处时,她的脚步忽然停住。 墙上那幅摄影作品——她一眼就认出了那熟悉的光。 照片里,是海边的夜。 月光斜洒在浪面上,一个nV孩的背影正站在光影之中。 那是——她。 那是三年前,他拍下的她。 林暮怔在原地,心脏猛地收缩。 画框下的署名,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沈司翊”。 --- 「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张作品。」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後传来。 林暮愕然回头,视线撞上一双深邃的眼。 他站在那里,穿着黑sE衬衫,神情沉稳而成熟,气质b记忆里更冷静,更有距离。 可那双眼,依旧让她的世界瞬间静止。 「沈先生……」她几乎是低声唤出。 他微微一笑,目光温柔却疏离:「你变了。」 「三年了,不变也难。」她试着笑,可声音轻得几乎要被人cHa0淹没。 他看着她,沉默几秒,才缓缓道:「我以为,我不会再见到你。」 「我也是。」 短短三个字,却像压抑了太久的呼x1。 --- 他邀她一起坐下。 艺廊外的雨重新下起来,落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音。 「你怎麽会来巴黎?」他问。 「拿到奖学金,来进修。」 「还拍照吗?」 「有,但拍的不多。」 沈司翊微微点头,语气柔和:「可你的眼神,还是没变。」 「什麽意思?」 「那时你看光的方式,是带着温度的。」他低声说,「三年过去,你看世界的方式更成熟了,但那份温度还在。你没有被现实夺走它。」 她愣了愣,x口一阵暖意。 他的话,依旧像三年前那样,能轻易拨动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 他带她参观自己的展览。 那些作品里,有城市、有街景,也有几幅熟悉的海。 「这些是我回国前拍的。」他说,「後来我去了很多地方,可每次看到海,总会想起那片沙滩。」 林暮沉默。那片海,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并肩看月光的地方。 「沈先生……」她犹豫了一下,「你说那时候的展览主题——《月光下的诺言》,是不是有什麽故事?」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的窗外。 「那是一段未完成的承诺。」 他语气平静,却藏着深深的情绪。 「有个人对我说过,她会回来完成那张照片。可她没做到。」 林暮怔住,心口泛着莫名的酸楚。 「那你呢?」她问,「你还在等她吗?」 他转过头,看着她。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复杂得让人无法呼x1。 「也许吧。」他微微一笑,「但我发现,有些等待,本身就成了一种习惯。」 --- 离开艺廊时,夜已深。 塞纳河畔的灯光在雨里模糊成一片柔光,两人的影子并肩延伸。 他忽然开口:「暮暮,如果那时我没走,你会怎麽样?」 林暮怔了一下,没立即回答。 她看着河面,水光在她眼里闪烁,像被风吹乱的思绪。 「我不知道。」她低声说,「但也许,我会更舍不得放手。」 沈司翊的手在口袋里微微收紧。 他笑了笑:「那还好我走了。」 「为什麽?」 「因为现在的你,b那时更勇敢。」 他看着她,眼神里藏着压抑的温柔。 「而我,也该学会,不只是拍光——而是面对它。」 --- 那一夜,他送她回住处。 临别前,雨停了。 他伸出手,接住一滴雨水,轻声说:「你知道吗?巴黎的雨和海边的风一样,都有记忆。」 「记忆?」 「嗯。」他目光温柔,「它会带着我们没说出口的话,一直流向未来。」 林暮望着他,喉咙微紧。 她有太多话想说——想问他为什麽离开、想问他那封信里的「未完成」到底是什麽—— 但最终,她只是轻轻说:「那希望这场雨,也能记得我们。」 沈司翊微微一怔,随即笑了。 「我会记得。」 他转身离去,背影被路灯拉得很长, 而她站在雨後的街道上,心里那道三年前的空白,正被一点一点地重新点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