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柳暗花明 (第1/1页)
回到家中,气氛难免有些低沉。王秀娘看着担子里剩下的大半货物,眼神黯淡了一下,但很快便掩去了失望,上前接过丈夫的担子,温声道:“累了吧?快歇歇,锅里有热水。”又转身拉住林知暖冰凉的小手,搓了搓,“暖暖也辛苦了,没事,卖不完咱下回再去,好东西不怕没人识货。” 弟弟知秋和meimei知夏也乖巧地围上来,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看有没有带好吃的,只是眼巴巴地看着jiejie。懂事的知秋甚至还跑去倒了碗温水递给林知暖:“姐,喝口水,润润嗓子。” 家人的T贴和理解,像一GU暖流,冲散了林知暖心头的寒意和委屈。她深x1一口气,露出一个让家人安心的笑容:“娘,秋儿,夏夏,我没事。就是今天集市上,卖同样东西的人多了,价钱压得低。” 晚饭是简单的糙米粥和咸菜,但王秀娘特意蒸了个J蛋羹,分给了三个孩子。饭桌上,林大山闷头喝粥,王秀娘则轻声细语地和孩子们说着闲话,刻意避开了集市的话题。 林知暖知道,这是爹娘在用他们的方式保护她。她心里更坚定了要闯出一条路来的决心。 夜里,躺在炕上,林知暖毫无睡意,大脑飞速运转。镇上的客流量确实有限,普通百姓对价格敏感,陷入低价竞争无疑是Si路一条。必须找到新的客户群,或者,为现有的产品赋予无法被价格衡量的新价值。 定制化是一个方向,但需要契机和更JiNg准的客户。目前来看,有点曲高和寡。那么,还有什么办法? 她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形成了两个层面的策略: 第一,巩固基本盘,做“升级版”的实用品。 模仿者能模仿外形,但模仿不了对细节和功能的深度挖掘。她可以引导家人开发更实用、设计更巧妙的日常草编。b如: ·带内衬的收纳盒:用柔软的旧布给收纳盒做个内衬,防止小物件被草编刮伤,更适合存放首饰、绣品等。 ·可折叠的菜篮/杂物篮:设计一种可以压扁折叠的篮子,不用时节省空间,对于居住空间有限的镇上市民可能很有x1引力。 ·专用的草编物件:b如,编一种专门用来放J蛋的格子篮,每个蛋一个坑,防碰撞;或者编一种带提手的锅垫,端热锅更方便安全。 这些改进看似微小,却直击使用痛点,是那些粗糙仿品无法提供的“用户T验”。这需要她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将现代的产品设计思维融入其中。 第二,主动出击,寻找“价值敏感”而非“价格敏感”的客户。 镇上的流量是固定的,但不能守株待兔。哪些人会更看重独特X和情感价值,而非几分几文的差价呢? ·书院的学生和先生:读书人讲究情趣和寓意。笔筒、镇纸、笔洗架,甚至放在书案上的小型草编盆景如松、梅造型,都可以成为目标。关键是赋予其文化内涵。 ·店铺商家:一些注重口碑和特sE的店铺,或许需要定制一些草编作为礼品或包装。b如,茶馆可以用小号草编篮装g果点心,胭脂铺可以用JiNg美草编盒做促销。 ·上次那位神秘小姐:林知暖脑海中闪过买走紫sE蜻蜓的小姐。她那十五文钱的“打赏”,说明她认可这种独特价值背后的溢价。如果能再次遇到,或者找到类似品味的客户,将是突破的关键。 想到这里,林知暖心中有了初步的计划。第二天一早,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爹,娘,我想过了。咱们不跟别人b谁便宜,咱们要b谁的东西更好、更特别、更贴心。”她拿起一个普通的收纳盒,“b如这个,咱们要是给里面衬上一层软布,是不是就显得更金贵了?放点姑娘家的耳坠子啥的,也不怕刮着。” 她又b划着,“咱们还可以编些专门用的东西,b如放J蛋的篮子,一格一格的,J蛋就不容易碰坏了。” 王秀娘听得眼睛一亮:“衬布?这主意好!家里还有些用不上的旧布头,正好能用上。放J蛋的格子篮也好,实用!” 林大山虽然对“主动出击”找客户还有些茫然,但对改进产品是赞同的:“成,咱就按暖丫说的,把东西做得更JiNg细!” 说g就g。林家再次忙碌起来,但这次的方向更加明确。王秀娘负责设计和缝制内衬,林大山研究更复杂的折叠结构,林知暖则负责构思新的品类和寻找潜在的销售机会。 几天后,一批“升级版”的草编作品诞生了。衬了碎花布的收纳盒果然显得JiNg致了许多;可折叠的菜篮也试验成功,收起来只有薄薄一片;专用的J蛋篮更是让王秀娘赞不绝口。 产品准备好了,下一步就是销售。林知暖决定,下次集市,她要主动去“开发客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