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团队_第7章:讯息滞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讯息滞留 (第1/1页)

    台风「琥珀」的外围环流像一只无形巨手,开始紧紧攥住台湾东部。雨势从淅沥沥转为哗啦啦,风声也逐渐呼啸。在花莲光复乡,陈玉书面临的僵局并未因天气恶化而缓解,反而因为通讯开始出现不稳,增添了几分躁动与不安。

    与此同时,在行政院层级,一场因省府那纸「预防X介入通知书」而引发的内部讨论後,一份较为强烈的警示讯息,终於在各方角力下艰难产出。这份由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名义发出的「第二次紧急通告」,明确指出马太鞍溪上游有堰塞湖形成风险,要求花莲县政府「审慎评估并预为准备必要的预防X疏散」。

    这份通告,在中央的标准作业程序中,已算是向前迈了一大步。然而,这关键的讯息,却在传递的路上陷入了泥沼。

    首先,通告需从中央发文至花莲县政府。台风天,公文电子交换系统因流量与线路问题,本就迟缓。接着,县府承办人员接收後,需依程序签办、陈核,即便以最速件处理,在风雨交加、千头万绪的应变中心里,时间仍一分一秒地流逝。

    当这份盖着县府官印的「转知」公文,终於透过灾防专用系统发送至光复乡公所时,距离中央最初发出通告,已整整过了四个小时。而乡公所的人员,还得在断断续续的网路中,想办法将讯息通知各村长、并透过村里广播系统发布。

    四个小时。在灾害应变的h金时间里,这是足以决定生Si的差距。

    就在这「讯息滞留」的空窗期,民间的资讯战场却早已硝烟弥漫。光复乡地方脸书社团、通讯软T群组里,充斥着混乱的讯息:

    「听说省府的人要强制撤村了!」

    「乱讲!县府说没事,是省府在乱!」

    「上游真的崩了啦!我朋友的亲戚说看到土石一直掉!」

    「那是假消息啦!不要制造恐慌!」

    谣言与真相掺杂,恐惧像病毒一样在数位网络中扩散。

    中兴新村省府大楼内,媒T公关主任赵嘉恩的战场,就在这片虚拟的混沌之中。她的办公室萤幕上同时开着数十个视窗,即时监测着网路声量趋势、新闻报导风向、关键意见领袖的发文。她看到那则「省府乱指挥」的谣言开始被大量转发,眉头微蹙,但并不慌乱。

    「小杨,」她唤来年轻的助理:「把我们之前准备好的Q&A懒人包,用防灾知识站那个粉丝专页发出去,标题下防备不是造谣,认识堰塞湖风险。重点摆在科学解释,语气要客观中立。」

    「学姊,要不要直接澄清谣言?」助理问道。

    「现在直接对杠,只会让话题热度更高,正中造谣者下怀。」赵嘉恩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同时解释:「我们要用提供有价值的正确资讯来覆盖煽动X的错误讯息。同时,联络那几位我们熟悉的、具公信力的地理科教师和气象达人,请他们用专业角度分享堰塞湖的成因与危险X。」

    她接着又下指令:「把玉书处长在现场耐心跟村民解释的画面,挑几张神情恳切、背景风雨交加的,配上简单文字:第一线的坚持,只为您的平安,透过友好媒T的社群平台发出去。不要官方八GU,要有人味。」

    这是一场JiNg心策划的舆论引导战。赵嘉恩不直接争辩省府有无权限,而是将论述主轴拉高到「人命关天,预防优先」的普世价值。她用专业知识对抗无知,用情感共鸣软化对立。

    她的C作开始发酵。「防备不是造谣」的标语开始在网路上流传,专业的图文说明让更多人理解了并型的灾害风险。陈玉书站在雨中与村民G0u通的画面,也引发了部分网友对省府团队的同情与支持。

    外界开始注意到这群「多管闲事」的公务员。新闻讨论区开始出现疑问:「这个省府团队,到底在做什麽?」、「为什麽是他们在最前线?县府呢?中央呢?」

    赵嘉恩看着後台数据的变化,知道他们成功地在主流论述之外,撕开了一道让社会大众开始关注此事的裂口。然而,她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随着风雨加剧,真正的考验还在後头。讯息的滞留,可以靠科技与技巧部分弥补,但决断的滞留,却需要有人敢於承担无法预估的责任。而她的媒T策略,能否为省府团队争取到足够的行动空间,仍是未定之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