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团队_第8章:决策孤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决策孤军 (第1/1页)

    风雨声穿透省府大楼厚重的墙壁,彷佛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序曲。EOC内,气氛紧绷如拉满的弓弦。数据萤幕上,代表堰塞湖水位与压力的红sE曲线,仍无情地向上攀升,与花莲县府回报的平缓数据形成刺眼对b。来自现场的讯息同样令人焦虑:陈玉书回报,尽管中央的二次通告终於抵达乡层级,但部分村长仍持观望态度,村民的抗拒并未显着缓解。

    「时间不够了。」工务处长李开流声音沙哑,他指着模型预测:「溃堤风险从可能变成极可能,现在是小时级别的倒数。」

    副省长林士明刚结束与花莲县洪副县长的又一通电话,他沉重地摇头:「洪副还是很为难。县府内部有声音认为我们过度紧张,他们坚持要等自己的标准数据达到警戒值。他们??不敢承担过早撤离的政治责任。」

    秘书长郭怡青冷静地补充法律後果:「省长,若我们在未有明确授权下,迳行发布具有强制效力的撤离命令,这已不是单纯的越权,而是直接挑战现行法制。事後的弹劾、纠正,甚至法律诉讼,几乎不可避免。」

    所有压力、所有风险,都汇聚到省长宋元诚一人身上。他站在EOC的大型萤幕前,背影在跳动的数据光影中显得孤独却坚定。他沉默地听着每一位夥伴的报告与分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神深处进行着剧烈的挣扎。

    一边是僵化的T制、落後的数据、犹豫的地方政府,以及随之而来必定砸向他的政治风暴。另一边,是下游数千名民众的身家X命,是省府团队基於专业判断所见到的、清晰无b的灾难轨迹。

    他想起郑玮l那句话:「你可以预防Si亡,但不能预防拒绝活下去。」现在,他面临的抉择是:要因为害怕承担「越权」的责任,而眼睁睁看着民众走向可能无法活下去的境地?还是扛起这份「非法」的责任,去换取他们活下来的机会?

    责任。这两个字,在他心中有了不同的重量。是墨守成规、明哲保身的「职位责任」?还是超越职位、源自对生命基本尊重的「道德责任」?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他的决定。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短暂地照亮他坚毅的侧脸。

    宋元诚转过身,目光扫过团队每一张忧虑的脸庞,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准备记者会。十分钟後,我亲自宣布。」

    「省长!」郭怡青忍不住出声,想再做最後的提醒。

    宋元诚抬手制止了她,说道:「怡青,我明白所有的风险。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在T制内安全地沉默,而是为了在T制失灵时,勇敢地发出声音,采取行动。」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声音提高了几分,像是要说给在场所有人,也说给自己听:「我们不是要违抗命令,我们是在拯救那些命令未及的人命。」

    这句话,定调了省府团队的行动正当X——他们是补位者,而非篡位者。

    十分钟後,简陋的省府会议室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媒T记者,闪光灯此起彼落。宋元诚站在镜头前,脸上没有激昂,只有沉稳的担当。他没有攻击中央或地方,而是清晰地展示科学数据,说明迫在眉睫的危机,最後,以省长的身分,向花莲县光复乡、凤林镇、万荣乡等高风险区域的居民,发出最强烈的「即刻自主X撤离」建议。他强调这是基於极端紧急状况的「建议」,但语气之坚决,与命令无异。

    「重复一次,请相信科学的判断,现在立刻往高处避难!生命无价,预防永远胜於补救!」

    记者会透过网路直播瞬间传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行政院内部立刻炸锅。质疑、批评的电话与讯息涌向省府。新闻快讯开始出现标题:「省府公然越权,宋元诚杠上中央?」、「T制乱套?谁该为花莲撤离令负责?」

    省府团队,从一个默默预警的边缘角sE,一跃站上了政治风暴的最前线。宋元诚的那通电话和这场记者会,将他自己和整个省府团队,推上了一条只能向前、无法回头的单行道上。他们成了T制内的「孤军」,而这支孤军的第一次正面突围,是为了抢救那些被遗忘在命令之後的人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