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不要说服,只要陪伴 (第1/2页)
周三午後的雨像被剪成薄片,轻轻贴在窗上。店里的人不多,两个自由工作者各守一台笔电,咖啡机间歇地吐气,像在提醒大家:别把今天用力过头。 苏星把昨天收到的「未封口的圆」胶片夹在吧台前缘,对准钨丝灯,让缺口在桌面上投出一枚不完整的光斑。她觉得这样看起来b较像自己的心情:不是空,而是留白。 十一点整,母亲的来电准时响起。她盯着萤幕上「11:00」两个数字想了两秒,还是接了。 「星啊,妈不是要罗嗦你。」母亲没有寒暄,像怕自己一停就说不下去,「只是昨天王太太又来说,她孙nV跟你算了之後,跑去跟男朋友复合。我不是说不好啦,可是这种事……」 「妈。」苏星把声音压低,「我没有叫她复合。我只是把她心里已经要说的话,帮她看清楚。」 「那如果以後她又分手了呢?」 「那是她的选择。」 电话那头沉了几秒,母亲叹了口气:「你爸以前就是这样,什麽都说是他们要自己选择。到最後,受伤的还不是你?」 苏星握紧了吧台边,手指的关节有点白。她想说很多话——想说她不是在让人去撞墙;想说她只是不想把别人的路画Si。但她把那些句子一个一个吞回去。 「妈,周六我回去。我们到时候慢慢说,好吗?」 母亲停了停,声音软了些:「好。你要吃什麽?」 「青木瓜排骨汤。」 「我知道。」 挂掉电话,她在笔记本「语义」栏写下三个字:慢慢说。又在旁边加一条小注:不是说服,是陪伴。 —— 下午一点半,以宁推门进来,头发被细雨打乱,手里提着刚出炉的可颂。「午餐交换。」 「成交。」苏星把吧台里的法国吐司端出来,两人像交换学生般把盘子推来推去。以宁瞄到吧台上的胶片:「这是新吉祥物?」 「道具。」 「道具是要让故事更清楚,还是更模糊?」 「让我记得不要把话说太满。」 以宁笑了:「讲到话说太满——我昨天看见你跟那位工程师散步。」 「民生社区很小。」 「嗯。」以宁把纸袋摺好,像是把八卦摺进去,「他眼神很专心,但不是那种要把人看穿的专心。」 「他在学着不验证。」 「你也在学着不拯救。」 苏星愣了一下,笑:「被你看穿了。」 以宁把手肘撑在吧台上:「你妈最近怎麽样?」 「照时间打电话,像整点报时。」 「要不要我陪你回去?」 「这次我自己。」 「好。如果你回来时眼睛红了,我做两份草莓塔。」 「成交。」 —— 傍晚前後,林曜传来一张「资料图」:他把黑盒剧场的四个节点画成了等距的圆点,再用一条淡淡的线连起来,注记「不验证」。图最角落,他用铅笔写了一行字:「把现象搁着」。 苏星拍了吧台上的胶片投影回传:「语义卡:留白」。 很快地,他回了个贴图,是一只戴眼镜的熊在笔记本上画圆,旁边写着「不要急」。她盯着那张贴图笑了一下,想像那只熊把铅笔握得很用力,仍然画出轻轻的线。 —— h昏时分,一位年轻爸爸推着婴儿车进门,怀里的孩子睡得沉。爸爸小声:「我要一杯冰拿铁。还有……我能坐在门边吗?等我太太。」 「当然。」 十分钟後,太太撑着伞进来,雨点从伞尖一路落到门口的擦鞋垫。她把伞收好,动作俐落,却有一种掩不住的疲累。夫妻俩坐下,对看了一眼,像两个同桌考生在考前最後一刻交换眼神。 「我们想问一件很小的事。」太太说,「我们想决定要不要让孩子去托婴。」 苏星点头:「你们要把很小换成可以验收的小。b如:这一个月。」 她洗牌、切牌。第一张——杯六,回忆、童年。第二张——星币二,权衡、调度。第三张——节制正位。 「这三张很清楚。」她说,「你们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害怕把某些不想重演的东西交给别人;你们也在权衡时间与金钱的调度。但最重要的是:节制。这张牌不是叫你们忍耐,是要你们找步伐。」 「步伐?」爸爸重复。 「你们可以给自己一个试行一个月的步伐:每天记录三件小事——小孩在托婴的笑/哭/睡;你们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