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不信的人 (第2/2页)
关於「不信」,他们在没有明说的情况下建立了一个更细的分工:林曜不信超越因果的安排,苏星不信人为C控的秩序。两种不信像两条防护网,一张挡住过度的浪漫化,一张挡住过度的理X化。他们在网的交会处坐下,发现那里刚好可以看见彼此。 「你为什麽会做占卜?」林曜问。 「因为我擅长听。」 「你听什麽?」 「人把话说出口之前的那个呼x1。」 他笑得很小,像怕惊动了什麽。「我母亲在医院里,最後几天也常常那样,深呼x1,像在找一个能把话稳稳放上去的地方。」 苏星垂下眼,没有急着接。她知道有些话,只要你伸手太快,就会碎。 过了一会儿,他自己把画面收回。「抱歉。」 「不用。」 「其实我来,不只是为了九点零五。」他换了个b较轻的语气,「我在市集看见你的朋友——那个戴草帽的——她看你的眼神像是……嗯,一个人看另一个人跌倒前伸手要扶的样子。」 「她总觉得我会为别人的故事付太多情绪税。」 「会吗?」 「以前会。」她笑,「现在学会记帐了。」 他点头。「那今天记什麽?」 她想了想,拿起小笔记本,写下几个字: 不验证28天 光:路灯两次呼x1 词:同一页,不同段落 他看着那几个字,像看见一张地图慢慢展开。他把自己的手机也拿出来,把方格纸拍成照片,存在一个新建的相簿,名字叫「未封口」。 —— 晚上九点半,咖啡馆外的人变少,天空像被更细的线缝起来。林曜起身告别,说他要去实验室一趟——不是为了验证,是因为他答应了贺简要看一下网路图。临走前,他把名片放在桌角。 名片很简单:白底,名字、Email、一个看起来像矩阵的小图案。「那是我在做的东西。」他解释,「把平常人看不见的网路呼x1画成图。」 「祝你今晚顺利。」苏星说。 「祝你不被打扰。」他指指她的手机。 他走後,店里恢复一种更轻的安静。她把杯子收好,把垃圾打包,洗净滤杯。她把那张名片夹进笔记本,打算在记帐页面贴上。 就要关灯时,她的手机亮了一下。不是讯息,是待办清单提醒:「打电话给妈。」 她盯着那行字,拇指悬在萤幕上方。今天她选择了「不验证」,似乎也可以选择「不解释」。但她还是把提醒往後延一天。这不是逃避,是她答应自己的节制。 她把灯关掉一格,留下一盏。锁门。走到街口时,路边那个黑板又被风轻轻扯响。她回过身,确定铁门拉好,才转进巷子。 天空没有星,只有远处建筑上某个红sE的障碍灯规律地闪。她走到捷运站口,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她以为是以宁,掏出来一看,却是一个未知的号码——依然是一句话: 你们在同一页。 她停住脚。地面上的灯光把她的影子切成两段:站在进站口的影子b较短,站在街上的影子b较长。她突然想笑——笑自己的多疑,也笑那条像是旁白的讯息。 她把手机调成飞航,收好。电扶梯送她下到较深的地方,冷气让她打了个小小的寒颤。她忽然好奇:如果世界真有一个看不见的旁白,它会不会也在被某种更大的节拍牵引? —— 同一时间,林曜在工作室里。这里不像传统的机房,而像一个被白光冲刷过的实验室。墙上的萤幕拼接成一面墙,显示着城市各区的网路延迟与丢包率。右下角有一个小视窗,正在播一段录影:某条街上,路灯在两分钟内出现了三次一致的「暗—亮—暗—亮」,节拍稳得像有人在打拍子。 贺简靠在门边,手里拿着冷掉的绿茶。「你终於来了,哲学家。」 「别闹。」林曜把背包丢在椅子上,坐下,手指在键盘上飞。他调出21:05的基站切换图,曲线像一条忽然凹折的蛇。「这不是鬼打墙,是有人在关机又开机。」 「谁?」 「不知道。但这个节奏很整齐,像在对某个事件做心电图。」他放大时间刻度,发现21:05、21:10、21:15都有相似的峰,却在21:20後突然停止。 「像是……放弃了?」贺简说。 「或是有人叫他别再关。」林曜本想笑,笑不出来。他想起了咖啡馆里那盏钨丝灯的亮度,想起苏星说的「不验证」。他把资料存档,起身拿外套。「今天到这。」 「喂喂喂。」贺简追问,「你不是要守到零点?」 「今天不守。」林曜背起包,「我想看看不守会发生什麽。」 他走出实验室,夜风把冷光切成更柔和的块。手机震了一下,是一条新邮件通知。他瞄了一眼寄件者,愣住—— 寄件者是「no-reply@null」。主旨只有一个时间:09:05:12。 他打开,信件里什麽都没有,只有一行像是系统标签的字: SYNFIRMED 他站在楼梯口,笑了一下,笑自己的神经质。抬头看见楼顶那颗红灯规律地闪。他把手机收回口袋,往夜里走去。 —— 第二天早上,苏星早起。她把咖啡馆的门打开,先让光进来,再让风进来。她在吧台上铺开笔记本,把昨天的字补完整: 光:路灯呼x1×2 时间:市集12:10圆形光斑;21:05林曜口述 圆:未封口 选择:不验证D1 她写完,忽然想到还少了一枚东西。她从cH0U屉里拿出牌盒,没有洗,直接cH0U一张。 力量正位。 她笑了。把牌放回盒里,准备迎接第一个客人。门外的黑板今天很安份,风只在他经过时礼貌地欠了一下身。 她不知道,在城市的另一端,有人把九点零五十二分设成了闹钟。也不知道在第二天的某个夜晚,会有一个陌生的影子在她店门口停了三秒,像在确认这里是否是他要找的页面。 她所知道的,只是:不信的人来过,留下了一张名片、一个共识,和一种不会把人照到失明的光。 【第2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