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牌阵_第2章:不信的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不信的人 (第1/2页)

    夜晚的咖啡馆像把呼x1收紧的乐器。吧台上方的钨丝灯往下洒着轻微的金sE,将桌面上的水痕磨成模糊的光晕。苏星把音乐调到更小,选了一张只有吉他与口风琴的专辑。外头赤峰街的风不时把黑板吹响两下,像人在门外清清嗓子。

    林曜坐在靠窗的位子,背挺得笔直,双手自然交握。他看起来不像来喝咖啡的,更像来进行一场简短的会议。当他开口时,语速平稳,像一个熟悉自己每一个字重量的人。

    「我想问的不是占卜,而是——」他停半拍,像在挑一个不会冒犯的词,「现象本身。」

    「九点零五。」苏星说。

    他眼里掠过一丝赞许的光。「对。今天早上,在礁溪。我不清楚你的脉络,但我手边刚好有一些资料可以对照。我想确认:你是否也在那个时间,经历了某个突兀但又合理的片段?」

    「车过雪隧,我醒了一下。光在隧道里像倒带,三秒的亮快要刺眼。」她想了想,又补一句:「我当时没有看手机。」

    「好。」他点头,像在心里g掉一个核对框。「我的手机在关机前,与基地台通常会有一个最後握手。我朋友告诉我,理论上它只会在真正关机之前出现一次。不过今天早上,我在九点零五收到一个看起来像系统层的同步通知——」

    「我看到了。」

    「所以我们各自有各自的九点零五。」他x1一口气,「这样吧:我先说清楚我的立场。我不相信占卜可以预言未来,但我相信人的选择会改变未来。我不否认你读人的能力,也不打算否定你的专业。我只想知道:你所谓的三张牌重复出现,是不是一个可测的现象。」

    「我不喜欢预言这个字。」苏星微笑,端起水杯,「我b较喜欢翻译。眼前的你,身上的语言很多:姿势、眼神、呼x1、用词。牌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些语言组合成一个故事的当下版本。如果有东西重复,那可能是故事的节拍在提醒我们。」

    「节拍可以被g涉。」

    「所以我不喜欢验证。」她把杯子放下,语气不y却很稳,「不是因为怕被拆穿,而是因为一旦你设计一个场景来验证它,你就把节拍变了。你敲鼓,它就不再是原来那首歌。」

    两人沉默一瞬。窗外的路灯忽然略暗,又恢复。林曜抬眼看了一下,视线迅速回到她身上。

    「那我们可以做的,是记录,而不是验证。」他说,「我擅长的事情,是把复杂的噪音整理成可以看懂的图表。我想看一看:从今天起,连续二十八天,我们各自不设计场景,但把遇到的光时间未封口的圆记录下来。你写下你cH0U到牌的时点、对象、提问边界;我写下我遇到的网路异常、基地台切换、城市照明的突发。到时候,我们再叠图。」

    苏星盯着他的眼睛,像在等待什麽在他话语之外落地。她想起那两则陌生讯息:今晚,不要验证;不要让他关机。她告诉自己,不要把未知当倚靠。她只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可以。条件是——我们不约最後一个人。」

    林曜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她指的是打烊前的那个客人。他微笑:「我们不约。」

    她转身去吧台,磨豆、闷蒸、手冲。水柱在滤纸上画出缓慢的螺旋,蒸气把空气的味道稍微搅动了一下。她把咖啡推到他面前:「这杯,不是仪式,只是让我们在一个相同的温度里说话。」

    林曜双手捧杯,像接过一个被启封的问题。他喝一口,眼神放松了一些。「好喝。你习惯把前段拉得b较乾净。」

    「你听得出来?」

    「我做过剧场灯光。对光敏感的人,很难不对味道的光敏感。」

    她笑,视线落在他的手背。那道不明显的擦伤仍在,边缘被洗得乾净了。她忍住不问。她学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少问一个「为什麽」,多问一个「你想怎麽做」。

    「你今天来,还有别的理由吧。」她说。

    「有。」他把杯子放下,直视她,「我母亲曾经因为迷信耽误就医。那造成不可逆的後果。」他没有描述不可逆是什麽,只让语气变得更平。「我讨厌被不可证明的东西左右我的选择。但我也在工作里看到,资料会骗人——如果你问错问题。」

    苏星没有cHa嘴。她只是把身T略微向前,让他知道她在场。

    「今天在市集,我看见你的三个词。你写光不是照亮真相,而是b近彼此的角度。我觉得这句话不像安慰,反而像是一个方法。」

    「我们可以彼此靠近一点,但不要把对方照到失明。」她说。

    他点头。「所以我想试试看靠近,不一定揭穿。我不需要你证明什麽,只是想确定:我们在同一个页面上。」

    「同一页,但不同段落。」

    「接受。」

    他们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像是一个签名。

    ——

    谈到一半,林曜的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他瞄一眼,没有接起,只把它转成静音。萤幕短暂地亮灭,光在桌面上滑过。

    「同事?」苏星问。

    「室友兼同事,贺简。他这时间在值班,看到有一笔奇怪的外出流量。」他想了想,还是点开讯息。萤幕上只有一行:

    贺简:晚点可帮我看一下21:05附近的eNodeB切换?像是鬼打墙。

    「eNodeB是基地台。」他抬眼解释,「这种形容通常是——」

    话没说完,外头的路灯又暗了一下,像过了一次电。隔一秒恢复。这次不只一盏,整条街像被轻轻按了个呼x1键。

    两人同时转头。那一秒,他们谁都没有把这件事归为徵兆或巧合,只是把它放进各自的cH0U屉。

    「你可以接电话。」苏星说。

    「他不会打来,他尊重别人的上下班。」林曜收起手机,「我也尊重这杯咖啡。」

    他们把话题拉回到日常:如何记录、如何避免暗示、如何界定回声发生时的情绪权重。林曜提出一套简单的量表:0到5分,0是无感,5是像在隧道里被突然的光刺到。苏星则提出语义备注栏,供她纪录当时出现的意象词:「圆」「门槛」「背光」。

    「那验证呢?」他试探。

    「我们不验证。」她说,「至少二十八天。」

    他点头,像接受了一个工作排程。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